2005年,華銀農業(yè)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與某市H村委會簽定了租地合同,約定將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集中連片的1000畝蔬菜地塊以500元/畝租用30年;同時,每戶村民以相同價格與村委會簽合同,把土地租給村委會。該地塊原本由每戶村民家庭承包,每戶1~2畝地分散種植水稻或蔬菜。該公司租用土地后進行大規(guī)模的設施農業(yè)開發(fā),實行工廠化、集約化生產方式(如表1),產后加工與銷售一體化(如表2)。所有農民工接受統(tǒng)一技術培訓;公司統(tǒng)一為農民工免費提供吃飯、住房、電、水等基本生活條件;每個菜場就業(yè)的農民,年均工資收入在7000~8000元。
1集約化生產
1)統(tǒng)一定點采購種子、農藥、化肥等;
2)統(tǒng)一栽培技術規(guī)范,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
3)統(tǒng)一制定生產計劃;
4)每個菜場設一技術總管,統(tǒng)籌生產計劃和生產技術;
5)分片分組管理。每個菜場的經營規(guī)模約為1000~1200畝。每200畝為一片,設一片長;每50畝設一小組,每小組設一組長;每個小組為獨立效益考核單位(產出的質量等級、數量)。每季度對每小組前三名獎勵。
2產后加工與銷售
1)按統(tǒng)一標準進行采收、包裝;
2)在采收、切割、計量、冷凍處理后,泡沫箱包裝;
3)分別在香港長沙灣市場、粉嶺市場、深圳布吉農批市場銷售,參與一級批發(fā)。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A.外出打工收入
B.工資
C.家庭承包經營收入
D.土地租金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生態(tài)
B.收入
C.社會
D.資源
E.經濟
A.非綜合性
B.區(qū)域適應性
C.突變性
D.應用的確定性
2007年,農戶張五家有關情況如下:家庭人口5人,其中父親65歲、母親63歲,均能頂勞動力經常參加勞動;張五本人40歲,身體健康,常年參加勞動;妻子39歲,因身體原因不能經常參加勞動;兒子18歲,在縣高中讀書。當年家庭經營總收入為18000元;因建房交納宅基地費3000元、土地證書工本費5元。
農戶張五交納的宅基地費、土地證書工本費分別屬于()。
A.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負擔、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B.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負擔、集資攤派
C.行政事業(yè)性收費、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負擔
D.行政事業(yè)性收費、集資攤派
2007年,農戶張五家有關情況如下:家庭人口5人,其中父親65歲、母親63歲,均能頂勞動力經常參加勞動;張五本人40歲,身體健康,常年參加勞動;妻子39歲,因身體原因不能經常參加勞動;兒子18歲,在縣高中讀書。當年家庭經營總收入為18000元;因建房交納宅基地費3000元、土地證書工本費5元。
農村集體經濟統(tǒng)計中,"家庭經營總收入"指標屬于()。
A.質量指標
B.數量指標
C.實物指標
D.價值指標
最新試題
關于農村金融體系建設,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下列關于封閉型蛛網論述正確的是()。
下列各項屬于特殊融資方式主體的是()。
郵政儲蓄銀行開拓()渠道促使信貸資金投向。
收斂型蛛網、發(fā)散型蛛網、封閉型蛛網的區(qū)別有()。
人口因素影響農產品的需求,主要表現在()。
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周轉需要,向該村農戶張某借入現金20000元,用于支付道路欠款,按規(guī)定應當計入()賬戶。
在合同和擔保文件的談判過程中起領導和協調作用的,又稱主經理行或安排行的是()。
農業(yè)標準化的目的是()。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中,資產重估增值部分應當記入()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