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第2腰椎上緣
B.第2腰椎體
C.第2腰椎下緣
D.第1腰椎體
E.第1腰椎下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已能抬頭很穩(wěn)
B.頭圍超過胸圍
C.已能獨坐
D.積木可在手中傳遞
E.會發(fā)爸爸、媽媽的音
A.2~3個月抬頭
B.6~7個月獨坐
C.7~8個月會爬
D.10個月扶走
E.12~15個月獨走
A.Kemig征、Barbinski征在新生兒均可陽性
B.出生以后有明顯的聽覺定向能力
C.對成人的觸摸和聲音產生反應
D.甲狀旁腺常有暫時性功能不足
E.出生時溫度覺很靈敏
A.腦重量占出生體重的10%~12%
B.新生兒血白細胞總數為(10~20)×10/L,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C.從出生第一天起對人臉圖案就表現出感興趣
D.生理性斜視一般在2~4周消失
E.脊髓下端在第4~5腰椎水平
A.正常嬰兒的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可能陰性
B.正常嬰兒的肌腱反射略為亢進
C.2歲以內巴彬斯基(Babinski)征陽性還屬正常
D.3~4月齡嬰兒克尼氏(Kerning)征陽性有病理價值
E.吸吮反射、擁抱反射可隨年齡增加而消失
最新試題
不屬于計量資料的是
社區(qū)干預試驗中,研究對象的隨機分組是為了
某地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不明熱流行中,當地的農民罹患率高,參加過支農勞動的國家職工發(fā)病者亦甚多,尋找病因時,主要利用下列哪種邏輯思維方法
發(fā)病率定義為
哪一個不是流行病學的特征
分析體重與肺活量是否有相關關系時,要先繪制
隊列研究中,暴露人群可以為
抽樣時先根據某些人口學特征或某些標志將研究人群分為若干層,然后從每層抽取隨機樣本的抽樣方法稱做
為評價某疫苗對某病的預防效果,隨機抽取1000名兒童接種疫苗并隨訪10年,結果80%的兒童未感染本病。對該疫苗效果做何評價
某地開展某疫苗預防接種,本地7000居民中2000人接種,累計接種后兩年的發(fā)病資料,7000居民中共發(fā)生本病220人,其中200名發(fā)生在未接種者中,20例發(fā)生在接種者中,發(fā)病率分別為4%和1%,兩組某病發(fā)率明顯差別,疫苗效果明顯。此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