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發(fā)生
B.完整性
C.準確性
D.截止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發(fā)生
B.完整性
C.準確性
D.截止
A.請購單只能由倉庫負責填寫
B.大多數(shù)企業(yè)對正常經營所需物資的購買均做特別授權
C.租賃合同和資本支出,企業(yè)通常不要求作特別授權
D.每張請購單必須經過對這類支出預算負責的主管人員簽字批準
A、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高
B、實質性分析程序顯示出未預期的趨勢
C、對需要在納稅申報表中單獨披露的事項進行分析
D、需要在財務報表中單獨披露的金額或很可能存在錯報的金額
A、應付賬款部門在收到供應商發(fā)票時應將發(fā)票上所記載的品名、規(guī)格、價格、數(shù)量、條件等與訂貨單上的有關資料核對,如有可能,還應與驗收單上的資料進行比較
B、定期獨立檢查應付賬款總賬余額與應付憑單部門未付款憑單檔案中的總金額是否一致
C、定期核對編制付款記賬的日期與付款憑單副聯(lián)的日期,監(jiān)督付款入賬的及時性
D、記錄現(xiàn)金支出的人員不得經手現(xiàn)金,其他有價證劵除外
A、從有效的訂購單追查至驗收單
B、從驗收單追查至采購明細賬
C、從付款憑單追查至購貨發(fā)票
D、從賣方發(fā)票追查至采購明細賬
最新試題
下列各項審計程序中,可以為未入賬應付賬款提供審計證據(jù)的有()。
甲公司主要從事小型電子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銷售以甲公司倉庫為交貨地點。甲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動化信息系統(tǒng)(以下簡稱系統(tǒng))和手工控制相結合的方式。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表。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2014年年初,甲公司將房屋建筑物折舊年限由25年到35年變更為20年到35年,機器及其他設備折舊年限由8年到12年變更為8年到10年。殘值率仍為3%。(2)甲公司于2014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的一個倉庫被有關部門認定為違章建筑,被要求在2015年6月底前拆除。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shù)據(jù),部分內容摘錄如下:要求:針對資料一(1)、(2)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僅限于:固定資產、存貨、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相關。
應付賬款審計工作底稿中顯示的下列準備實施的審計程序中,恰當?shù)挠校ǎ?/p>
為檢查采購業(yè)務和應付賬款是否計入了正確的會計期間,是否存在未入賬的應付賬款,注冊會計師采用的程序恰當?shù)挠校ǎ?/p>
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甲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甲公司從事小型機電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主要原材料均在國內采購,產品主要自營出口到美國。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2014年7月,由于發(fā)生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甲公司于2014年1月開工建設的X生產線被有關部門勒令停建整頓。2014年年末,有關部門同意甲公司重新開工,但受宏觀經濟影響,X生產線擬生產產品的市場前景不佳,甲公司董事會決定暫不啟動X生產線的建設,并于2014年末按期向銀行歸還了1年期、年利率為7%的1000萬元專項借款。(2)2014年12月,甲公司決定淘汰一批賬面價值為98萬元的舊檢驗設備,并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xié)議,轉讓價格為15萬元。2015年1月,甲公司向受讓方移交該批檢驗設備,并收訖轉讓款。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shù)據(jù),部分內容摘錄如下: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擬實施的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獲取暫時閑置固定資產的相關證明文件,并觀察其實際狀況,檢查是否已按規(guī)定計提折舊。(2)獲取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的相關證明文件,檢查對其預計凈殘值的調整是否恰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3)查閱資本支出預算、公司相關會議決議等,檢查本年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記錄。要求:(1)針對資料一第(1)項、第(2)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分別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賬戶(僅限于:存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和資產減值損失)的哪些認定相關。(2)針對資料一第(1)項、第(2)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對發(fā)現(xiàn)根據(jù)資料一識別出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與資料一的第幾個事項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并簡要說明理由。
下列有關應付賬款審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BC會計師事務所的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5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底稿中與負債審計相關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甲公司各部門使用的請購單未連續(xù)編號,請購單由部門經理批準,超過一定金額還需總經理批準,A注冊會計師認為該項控制設計有效,實施了控制測試,結果滿意。(2)為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A注冊會計師檢查了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fā)生額的相關憑證,并結合存貨監(jiān)盤程序,檢查了甲公司資產負債日前后的存貨入庫資料,結果滿意。(3)由于2015年人員工資和維修材料價格連續(xù)上漲,甲公司實際發(fā)生的產品質量保證支出與以前年度預計數(shù)相差較大,A注冊會計師要求管理層就該差異進行追溯調整。(4)甲公司有一筆賬齡三年以上,金額重大的其他應付款,因2015年度未發(fā)生變動,A注冊會計師未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5)甲公司年末與固定資產棄置義務相關的預計負債金額為200萬元,A注冊會計師作出了300萬元到360萬元之間的區(qū)間估計,與管理層溝通后同意其按100萬元的錯報進行調整。針對上述(1)至(5)項,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恰當,如不恰當,簡要說明理由。
丙公司在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中實施的以下各種控制措施中,與負債“完整性”認定關系最為密切的是()。
為了證實采購交易被正確記入應付賬款和存貨等明細賬中,并正確匯總(計價和分攤),注冊會計師最常用的實質性程序是()。
甲公司是ABC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為240萬元。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甲公司原租用的辦公樓月租金為50萬元。自2013年10月1日起,甲公司租用新辦公樓,租期一年,月租金80萬元,免租期3個月。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有關財務數(shù)據(jù),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針對資料一第(1)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簡要說明理由,并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相關(不考慮稅務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