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師:歡迎同學們走進音樂與舞蹈的課堂,現在就讓我們跳起熱身韻律舞蹈。(播放剪切的《肯肯圓舞曲》,隊伍集合成上課的形式。)
師:首先我們來做一組游戲,老師這里有幾張紙條,分別是不同的情景與情感的要求。規(guī)則:用你的身體上的任何一個部位打擊出符合要求的節(jié)奏。(每一組選兩名同學,分別找兩組同學即興表演。)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歸納一下:節(jié)奏在音樂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學生分別歸納,闡述節(jié)奏在音樂中的作用。)
師:節(jié)奏就像我們人身體中的骨骼,人假設沒有了骨骼就無法挺直身體,無法站立,節(jié)奏在音樂中起到一種支撐的作用。節(jié)奏不但在音樂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舞蹈中也具有巨大的魅力。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節(jié)奏感非常強的愛爾蘭民間舞蹈。
二、引出課題師: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音樂劇并思考兩個問題:
1.影片播放的舞蹈屬于哪類舞蹈?
2.這種舞蹈給人在視覺和聽覺上各有什么感覺?
(播放音樂劇《大河之舞》。)
學生思考回答后,老師歸納:影片播放的舞蹈屬于踢踏舞。視覺--舞態(tài)變化多姿,腳下的步伐靈巧、多變;聽覺--音樂輕快,節(jié)奏性非常強,給人一種釋放激情的感覺。
展示課題:愛爾蘭民間舞蹈--踢踏舞。
三、介紹愛爾蘭踢踏舞《大河之舞》(幻燈片配合)
1.介紹舞王邁克?弗菜利。
介紹愛爾蘭踢踏舞,就一定要介紹舞王邁克?弗萊利。這個1958年7月16日出生的美國愛爾蘭移民后裔,將自己最富個性與創(chuàng)意的舞姿帶進了傳統的愛爾蘭踢踏舞中。作為《大河之舞》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第一代領舞,他在《大河之舞》中展現了他作為舞者的才華。
2.介紹《大河之舞》。
《大河之舞》是當代最具有愛爾蘭民族風格的經典音樂劇,它敘述了愛爾蘭祖先與大自然抗爭,以及經歷戰(zhàn)爭、饑荒等各種苦難后,重建民族偉業(yè)的經歷。“大河”指的是愛爾蘭的母親河里蘇河,“舞”指的是愛爾蘭的踢踏舞。1995年《大河之舞》在首都柏林的波音劇院首演,結果大獲成功。對于真心喜愛愛爾蘭踢踏舞并想跳好愛爾蘭踢踏舞的朋友們,要明白愛爾蘭踢踏舞首先是IrishDance,然后才是踢踏舞!
四、踢踏舞的創(chuàng)作師:其實,踢踏舞的創(chuàng)編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難,有很多踢踏舞是來源于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當我們初步熟悉一些基本的踢踏舞步之后,就可以用腳下的節(jié)奏,夸張地演繹生活中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就欣賞一段吉恩?凱利的《雨中曲》。
(播放影片。)
五、學習踢踏舞基本舞步(配合節(jié)奏感鮮明的DISCO曲)
1.介紹踢踏舞的基本知識:
2.手臂的韻律練習;
3.學習跟打擊、趾肚直拍;
4.學習直踢踏:
5.表情特點:以昂首低眉來表現女性的孤芳自賞,以低首揚眉來表現女性的春心萌動。
六、創(chuàng)編表演
1.分組創(chuàng)編。提示:借用踢踏舞的形式夸張表現生活中的點滴現象。
2.以匯報演出的形式展示舞蹈作品,相互觀摩和交流。
七、總結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認識了踢踏舞。用腳靈活地敲擊出節(jié)奏,夸張地表現出作者的內心情感,舞態(tài)變化多姿,步伐靈巧多變,音樂的輕快與節(jié)奏的突出等構成了踢踏舞的特點。踢踏舞是與我們生活非常接近的一種舞蹈,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發(fā)現身邊具有節(jié)奏性的東西,每一個同學都可以用你對節(jié)奏不同的理解,演繹自己創(chuàng)編的踢踏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音樂才藝展示
B.音樂成長檔案
C.音樂論文
D.音樂教材
A.定性評價
B.定量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A.定量評價
B.定量分析
C.定性評價
D.情感評價
A.反饋
B.審美
C.娛樂
D.認識
最新試題
()是用語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學思辨、邏輯分析揭示被評價對象特征的信息分析、處理方法。
自評、互評、()三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是實施綜合性評價的重要方面。
下列屬于音樂評價功能的是()。
伴隨著音樂教育的改革,音樂教學評價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新型的音樂教育評價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發(fā)展趨勢,下列()不屬于音樂評價的發(fā)展趨勢。
根據音樂教學的特點,應把評價融進教學的全過程,將自評、互評和他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生動活潑的良好評價氛圍,特別對于學生音樂學習的評價,要簡便易行。這就需要音樂教學評價具備()。
音樂教學評價除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育方針外,還應依據()。
形成性評價在音樂教學中具有()作用。
下列()不屬于新型音樂教育評價理論基礎的標準的全新理念。
()是指用數值形式以及數學、統計方式反映被評價對象特征的信息分析、處理方法。
對下列課例進行點評分析。過雪山草地[教學目標]1.了解作品“組歌”“混聲合唱”及其結構特點。2.通過視聽、演唱、分析、比較、交流等活動,懂得音樂要素在作品中的重要意義,感受作品催人淚下的真情實感。3.能夠有感情地演唱《過雪山草地》。【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歌唱中體驗歌詞、旋律、力度、速度、配器的描繪性作用。【教學用具】鋼琴、電子琴(存儲伴奏用)、音響、電視機、VCD光盤?!窘虒W過程】一、音畫導入課前播放音樂片《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選曲《四渡赤水出奇兵》片段。師:這首歌曲對于我們來說應該不陌生。請大家想一想,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再現了哪一歷史事件?(學生根據自己所了解的音樂歷史知識回答這個問題。)師:大家談到了歌曲反映的是我國歷史上紅軍長征的故事。這首歌曲正是《長征組歌》里的一首。今天,我向同學們介紹《長征組歌》中的另外一首--《過雪山草地》。二、教授新課1.熟悉作品師:首先,請同學們對照課本,聽老師在鋼琴上彈唱歌曲《過雪山草地》,由于是初聽,只要大家根據我彈唱的速度、力度和情緒說出你的感覺就可以了。(學生通過書面內容和感受教師的范唱,回答上面問題。)2.學唱歌曲(1)提示并練習歌譜中前八分、后十六分,前十六分、后八分的節(jié)奏難點。準確唱出歌中的純四度、純五度音程。(2)跟著鋼琴視唱歌譜(劃2/4拍)。(3)跟著鋼琴唱歌詞。(4)請學生有表情地朗讀歌詞。教師可用中弱的力度彈奏歌曲旋律。這樣做,一方面作為背景音樂對學生朗讀進行襯托,另一方面可讓學生感受到兩者結合后的藝術效果。(5)介紹“組歌”“混聲合唱”的表演形式。(6)利用電子琴存儲功能制作伴奏,讓學生再次演唱《過雪山草地》。三、賞析作品1.完整播放音樂片《長征組歌》選曲《過雪山草地》(在學生觀看片子過程中,教師不要隨意打斷片子的完整進行,但可以根據作品的發(fā)展變化設計重要插話,插話力求簡單準確,起到引導學生欣賞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一定要和學生一起安靜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作品的理解感悟中去。)2.對欣賞作品的提示語設計《過雪山草地》可分為兩個部分。即器樂部分和聲樂部分。器樂部分:(1)弦樂器的力度變化、半音級進出現。(2)木管樂器的尖銳和銅管的粗糲使樂曲的情緒變得緊張。(3)竹笛的柔和音色:夜色、草地、篝火的交織。聲樂部分:(4)第一段:女聲齊唱,男聲用緩慢、深沉的“MU”音襯托。(5)“紅軍都是鋼鐵漢”的出現用堅定有力的節(jié)奏和音調,表現了鋼鐵漢般的雄姿。(6)第二段:男高音領唱,完整重復第一段,演唱形式有了變化。(7)“風雨浸衣骨更硬……”一個五度音程的跳躍,富于激情和豪邁。(8)第三段:領唱與合唱的出現運用了復調呼應的手法,氣勢壯闊。四、師生交流1.引導學生從歌曲的藝術角度談自己的感受。比如第一段一開始的女聲齊唱,男聲“MU”音的襯托達到了什么效果?第三段男高音領唱與合唱的復調處理在力度、音色和情緒上又是怎樣表現的呢?2.對學生能全面地、認真仔細地欣賞給予肯定。3.讓學生知道自己有聽藝術歌曲的能力,從此樹立信心,開始關注經典作品。4.還可把當年適逢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作為交流話題。5.再次聽賞歌曲的第三段并輕聲隨唱。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