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初一(2)班學生李小剛對學習毫無興趣,成績極差,各科考試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數(shù)學考試,他一道題也答不上來,就在試卷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情難到你把我當著一個無用的人不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真心再見吧零分”。
數(shù)學老師閱卷時,看到這份無標點、別字連篇、字跡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氣地把李小剛叫到辦公室,交給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師。梁老師問明情況后,并沒有直接訓斥李小剛,而是耐心地幫助李小剛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標點,改了錯別字,重新組織了那段話: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難道你也把我當作一個無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顆自尊心。
再見吧,零分!
然后,梁老師讓李小剛讀了這段話,贊嘆道:“這是詩,一首很好的詩啊!”
聽到這句話,李小剛感到很驚詫。梁老師接著說:“詩貴形象,你這首詩很形象。詩言情,詩言志,從這剖詩中可以看出你是個不甘心與零分為伍的人。”
“這是詩?我也能寫詩?”
沒想到梁老師不但沒有批評他,還會如此評價他,李小剛非常激動。
從此,在梁老師的不斷鼓勵和幫助下,李小剛驅(qū)散了心中的陰霾,堅定了學習的信心,端正了學習態(tài)扇。
兩年后,李小剛順利地考上了高中。

梁老師成功地運用了哪一德育原則?結(jié)合材料,闡述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5.問答題

張林是一個對上網(wǎng)非常癡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買了一臺電腦在家中上網(wǎng)。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沒有表示反對,后來,他發(fā)展到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去上網(wǎng),連中午、晚上的休息時間也不放過,儼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網(wǎng)蟲”,沉溺于互聯(lián)網(wǎng)上緊張、激烈的游戲、精美的圖片和無拘無束的網(wǎng)上聊天而無法自拔。
老師了解了這一情況后。并沒有全盤否定張林的上網(wǎng)行為,而是與他聊起了互聯(lián)網(wǎng),聊了比爾·蓋茨,充分肯定了他通過上網(wǎng)學習電腦技術(shù)的積極性,并通過交流近一步了解了張林上網(wǎng)的內(nèi)心世界。針對他的情況,老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加強與同學的交流。例如,讓他擔任小組長,在每天的收發(fā)、檢查作業(yè)、勞動值日的協(xié)調(diào)合作中,建立互幫互助的關(guān)系。第二,針對他喜歡電腦的特點,成立了計算機興趣小組,并讓他擔任組長,有計劃、有落實.定期給其他同學講解網(wǎng)絡(luò)知識。第三,俐用各種機會表揚他,與他溝通,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張林對自己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提出自已的見解,在班級工作中為老師出謀劃策,有活搶著干。
任課老師都反映張林像變了個人似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試以德育原則和方法的相關(guān)理論評析這位教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