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名稱】《無標題音樂的欣賞》
【教學目標】
①了解兩位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巴赫、肖邦及其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②能初步領會無標題音樂自身的美和所蘊含的情感。
③總結出進行無標題音樂欣賞的方法。
【教學重點】①欣賞《C大調前奏曲》,并從中領會“音樂的自律美”。②欣賞《c小調練習曲》,并從中體會音樂所蘊含的精神內涵。
【教學難點】理解“音樂的自律美”,即音樂的美來自于音樂本身。
【教學方法】講授、演示、欣賞、啟發(fā)、分析等方法。
【教學工具】鋼琴、錄音機、DVD、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結前幾單元作品欣賞體會借助其他藝術,音樂間接具有“音響造型”與“音樂描述”的可能,但并非其所長,故音樂最擅長表達情感。
(2)引入新課對于無標題音樂,不可能在每部作品中去尋找音樂形象的具體對應物,否則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會因流于表面而受到局限,由此引入新課“無標題音樂欣賞該從何處入手”。
二、新課
(1)【板書】《c大調前奏曲》(選自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①作者簡介巴赫:德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巴洛克時期音樂的集大成者,其作品沉重、含蓄而又略顯暗淡,充分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
②《平均律鋼琴曲集》分為上下兩卷,是巴赫的代表作,其內容包括前奏曲與賦格曲。
③作品簡析《C大調前奏曲》是一首典型的無標題音樂,是從沒有升、降號的調性--即C大調開始,流動的“分解和弦音型”始終貫穿全曲,使音樂具有平靜而明朗的抒情色彩。
④欣賞音樂(教師彈奏)
⑤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自律美”。
音樂的美來自于音樂本身,音樂正是通過自身的運動方式,即旋律,音色、節(jié)奏、和聲等的變化來實現(xiàn)人們對于美的體驗。
⑥欣賞《圣母頌》。
⑦小結:因為“音樂的美來自于音樂本身”,所以,無標題音樂的欣賞應當從體會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入手。
(2)【板書】《c小調練習曲》(肖邦、作品10)
①由練習曲分類引入第二首欣賞作品。
②作者簡介:肖邦,波蘭音樂家,所有創(chuàng)作幾乎都是鋼琴曲。受波蘭民族斗爭的影響,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反映了強烈的愛國思想。
③《c小調練習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朗讀)
④分段欣賞,教師分析。(略)
⑤完整欣賞。
【思考】音樂整體的基調是什么?它帶給我們一種怎樣的情感觸動?
⑥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整首音樂大氣磅礴,在昂揚、激奮的音樂基調中,我們感受到一股具有強烈號召性和斗爭性的沖擊力量,即“波蘭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⑦小結:音樂通過自身表達了一種精神內涵,所以無標題音樂的欣賞還應該從音樂所蘊含的情感入手,同時,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身的知識更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作品。
三、總結
(1)知識總結:小結本課內容。
(2)方法總結:無標題音樂的欣賞應從音樂自身的美和所蘊含的情感入手。了解有關作品本身的知識,有助于準確地把握和理解音樂。